“我心中始終感謝祖國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,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守好國之門,行好民之盼。”談及自己的履職初心,通化市人大代表、集安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站長孟繁榮如是說。

孟繁榮坦言,從警20多年,他始終與國門為伴,而當選人大代表10余年的履職工作經歷,更讓他深深感到肩負守衛(wèi)國門安全的職責與人大代表為人民代言的使命。在日常工作中,他時刻牢記自己的工作職責和代表責任,將“國之大者”銘刻于心,將“民之關切”落實于行,在穩(wěn)邊固邊、興邊富民的實踐中踐行新時代人大代表和國門衛(wèi)士的忠誠與擔當。
在集安口岸的通關通道旁,有一塊白板格外醒目,記者看到,上面寫滿了群眾的訴求:有百姓言語不通的急切,有外貿司機通關證件的難題,還有數字化下老人辦理出入境手續(xù)的操作困境……“民意在這里匯集,民心在這里凝聚。”孟繁榮說,這一塊小小的白板承載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,更堅定了他履職的目標和方向。

“國門既是守護國家安全的前沿,也是為民依法履職的平臺。”孟繁榮始終牢記“人民選我當代表,我當代表為人民”的鏗鏘誓言,秉承初心解民憂,將集安口岸打造成傾聽民聲、匯集民智、紓解民困的前沿陣地。在通化市人大常委會的支持下,孟繁榮在集安口岸設立了代表聯絡站,每周他都會在這里傾聽百姓訴求。“人民的訴求就是我們工作的動力,也是我履職的方向。民之所盼,我之所行,當人大代表就要為百姓多解難事、辦好事!”在履職工作中,孟繁榮始終將人民至上理念牢記在心中、落實在行動上。據不完全統計,集安口岸代表聯絡站設立兩年多,孟繁榮已經接待群眾上千人次。
守好國門事關國家安全,既是最基本的民生,又是治國安邦的大事。孟繁榮立足邊檢主責主業(yè),將代表履職深度融入口岸管控和邊境治理實踐中。“查驗臺上每一次驗訖章的加蓋,都是在守護國家主權安全。”這是孟繁榮時常叮囑民警的話。2024年,他牽頭升級了“數字國門”,7.3公里長的國境鐵路沿線智能圍欄可以實時預警,這套全封閉防控體系成功將一起涉嫌跨境走私阻斷在國門之外。同時,他依托市、縣兩級邊防指揮體系,深入推進黨政軍警民“五位一體”合力治邊戰(zhàn)略部署,優(yōu)化推廣“邊檢+出入境+N”聯勤機制。在孟繁榮等國門衛(wèi)士的堅守下,集安口岸連續(xù)21年保持“零事故”紀錄,為建設“全國平安邊境模范縣市”提供了堅強的保證。
在剛性執(zhí)法的同時,孟繁榮還以人性化的服務讓相關單位和企業(yè)感受到了政策的溫度。孟繁榮聚焦吉林振興發(fā)展需要,協助推動邊境互市貿易區(qū)建設,順利完成集安公路口岸貨運功能開通。而隨之而來的通關時效問題又讓他看在眼里、急在心上,“企業(yè)的貨車在口岸多停一小時,都是真金白銀的損失。”以口岸高水平開放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是移民管理警察的重要職責,孟繁榮積極拓寬企業(yè)服務交流反饋渠道,組織召開警企懇談會,開展“服務企業(yè)日”“問計于企”活動,研究出臺《服務企業(yè)發(fā)展十項措施》,進一步優(yōu)化預約通關、車輛備案程序,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、規(guī)范化、便利化。
“集安是座美麗的英雄城市,也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城市。在這里工作,就要扎根在這里,把這座城市建設好發(fā)展好宣傳好。”2024年春天,孟繁榮帶著民警連續(xù)奮戰(zhàn)60天,將“抗美援朝第一渡”改造成1800平方米的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”教育實踐基地。移民管理警察用雙語講解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的故事,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界碑前聆聽“三地三搖籃”的紅色歷史。迄今為止,孟繁榮組建的“紅石榴”宣講隊已義務宣講180余場,50萬人次游客在這里聆聽講解,觸摸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脈搏。在宣傳家鄉(xiāng)的同時,孟繁榮還積極為建設美麗集安獻計出力,他在G331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建設中,帶領集安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全體民警投身旅游萬億級產業(yè)攻堅行動,創(chuàng)新推出“服務旅游六項措施”,助力文旅創(chuàng)收1400余萬元。
作為人大代表,孟繁榮積極為“十五五”規(guī)劃建言獻策,提出《關于進一步擴大集安地區(qū)對外開放的建議》《關于將長遼通高鐵延伸至集安市的建議》等。他在建議中提出,集安市作為我省向南開放“中朝國際大通道”的重要節(jié)點物流樞紐口岸城市,應當在“十五五”期間將長遼通高鐵延伸至集安,以破解集安市交通瓶頸,激活發(fā)展動能,助力集安從“邊境小城”向“向南開放重要節(jié)點物流樞紐”跨越升級。“如果建議得到采納,將為集安市鋪就一條興邊富民、聯通內外的黃金通道。”孟繁榮滿懷憧憬地說。(文/李朝瑞 圖/李佳星)
來源: